余华的《活着》算得上是纯文学作品中的畅销书了。去年一年,《活着》的印数就超过了二百万。我去年就买了一本,是二十五周年纪念版,书的定价是三十五。那么,按照百分之十的版税计算,余华去年凭借《活着》一书获得的版税就有数百万。但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,这本让余华一年躺赚数百万的《活着》,当年刚出版时却被销毁了。
我们现在看到的《活着》,将近十一万字,算一个小长篇。其实,余华最初写的只有六万多字,是个中篇小说。后来又增加的四万字,其实与张艺谋有关。
1992年,张艺谋找到余华,问他最近有没有新作。余华就把自己已经写完并且准备发表在《收获》上的《活着》拿了出来,张艺谋就成了《活着》的第一个读者。
余华说张艺谋有一个优点,就是“贪婪”。他希望拍电影时能有更多的选择,就让余华又加了一些内容。就这样,余华为了拍电影又加了四万字,后来觉得增加的内容写得挺好,就加到书里面了。
余华后来说,除了《收获》杂志,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文学杂志敢发表《活着》。不过,当时《收获》的主编是巴金老先生,没人敢找他的事。于是,凯发K8一触即发余华的《活着》就首先发表在了《收获》上。
《活着》的单行本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。当时,国内的图书市场是比较低迷的。余华后来说:“要是没有张艺谋的电影,长江文艺出版社是不会愿意给《活着》出书的。”
长江文艺出版社之所以愿意出版余华的《活着》,不过是因为看到了背后的经济价值。但讽刺的是,同样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,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活着》最终成了一堆废纸。
电影《活着》拍完之后,绕过了电影局,直接去参加了戛纳电影节,回国之后却被禁了。如此一来,余华的原著也就难免受影响。《活着》的单行本当时已经印了两万册,全砸在了出版社手里。
出版社问余华要不要书,余华说要一点,结果出版社慷慨地送了他好几麻袋。所以,余华把《活着》送人时,送的都是第一版,送了好几年都没送完。另外的一万多本书,都被出版社当废纸销毁了。
直到1998年,盗版影碟多了起来,很多人看了电影《活着》之后,才知道了余华的原著,《活着》才开始成了畅销书。《活着》也是余华走向世界的第一本书,这与电影当然也有很大关系。可以说,余华的原著和张艺谋的电影是互相成就的。
现在让余华一年躺赚数百万的《活着》,当年刚出版时却被销毁凯发K8一触即发,谁又能想到呢?尽管余华的《活着》是一本好书,但酒香也怕巷子深,凯发K8一触即发如果不是因为电影,恐怕也很难迅速被这么多人知道。可见,影视改编对原著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,你觉得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